教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我校承办黑龙江省教育厅《龙江共享“课堂”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18-06-11    点击:

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与管理,我校承办黑龙江省教育厅开展《龙江学子共享“课堂”系列活动》第一次“课程”活动。

2018年6月8日下午,龙江共享“课堂”系列活动第一次“课堂”在东北林业大学丹青楼425沉浸式教室拉开帷幕。共有来自黑龙江省50所高校120余名教师来到现场参会学习,有省内70余所高校组织教师和学生通过直播大课堂形式参与直播,其中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通过智慧树提供的直播互动网参与跨校直播互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蒋鲲、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明泽、高等教育处雷永超、智慧树网精品内部总监陈弘、智慧树网黑龙江省经理李廷以及省内各个高校主抓思政教育的领导、老师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明泽主持。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分为两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国希教授针对思政课教师进行 《新形势下思政课程探索与创新》专题辅导,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奇峰副教授面向全省师生进行思修小组讨论课。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蒋鲲处长首先高度肯定了本次共享“课堂”系列活动的意义,在教育部发布的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中,我省在慕课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充分肯定了利用课堂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蒋鲲处长

高国希教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价值”为主题,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学课程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思想政治课的改进”三方面内容,提出:“课程思政育人着力于培养完整的人,通过价值引领的方式,提升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境界,帮助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完美、整全的人性。”最后高教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建设历程与实践经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慕课建设和应用中来。活动现场120多位参会教师深入交流,反响热烈。

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

18点30分,龙江学子共上一堂思政课。东北林业大学作为共享“课堂”的主讲直播点,分别同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5所高校互动交流。同时还有省内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河学院等70余所高校师生同时在线观看学习。借助智慧树网的直播互动网络同时在线观看学习,实时收看,实时互动,真正做到名师资源共享,打造一流课堂。

东北林业大学张舒老师 复旦大学张奇峰副教授

张奇峰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共享课堂讨论课的形式,从一间寝室中四个室友间的生活剖析到友爱、友善、规则、选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问题为导向,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强调老师以及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课堂既有学理支撑,又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与责任要求,注重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反映理论和实践热点,直面学生思想困惑,引发师生强烈共鸣,特别是跨校之间的学生讨论反响热烈。

同其他高校互动画面

活动结束后,部分参会老师及学生发表了感受,通过网络直播同上一堂课的教学新形式,老师们对思政课教学有了新的体会,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也表示十分喜欢这种上课形式,不仅能看到其他高校老师的直播教学,还能与不同学校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讨论,极大地拓宽了眼界开拓了思维,并且希望以后能够参与更多的共享课程的学习。

学生采访

通过本次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成长发展的的思想养分、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艺术、水平和能力,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走进师生,形成了全省高校师生同上一堂课的生动局面。

高国希教授张奇峰副教授同学生合影

上一条:教学竞赛示范课观摩活动成功举办
下一条:2018年第二期“教学经验交流与分享”主题教学沙龙成功举办

关闭

    •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院教务运行中心  黑ICP备19004777号

    •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综合楼527  邮编:150040

    • 电话:0451-82190340 传真:0451-82190340 Email:adminjwc@nefu.edu.cn